三折叠面世,移动终端要变天了

三折叠面世,移动终端要变天了

 

引入:

折叠屏这片技术深水区,或将迎来一枚“重磅炸弹”。

今年3月,华为公布了一款“折叠屏设备”专利,资料曝光的三折设计开启了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屏手机的预热;7月15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与辉同行”的直播中透露这是一台“别人都能想得到,但做不出来”的折叠屏,更是引发了全网的猜想与讨论;8月,多名数码博主和华为经销商爆料透露,华为的首款三折叠屏手机最快有望在下半年发布。

如果这一切猜想和传言成真,华为又将开辟一个全新的折叠系列。对于当下这个只有竖折、外折、内折三种折叠形态的市场而言,又将是一次新物种的诞生。然而这种折叠次数的增加带来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此,因为它不仅革命性地打破了已经发展5年的传统折叠屏范式,更是为移动终端开启了一个“万物皆显示”的新时代。

如果追溯移动终端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这是一段人与信息交互方式的变革过程。

无论是古代的结绳记事和飞鸽传书,还是随着现代社会通信方式发展在80、90年代流行并成为一代人回忆的BB机,抑或者2017年苹果iPhone X开启的全面屏时代——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早已成为人与世界万物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在一个数字世界迎来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提升这种信息互动效率成为对于屏幕之变的拷问。

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以折叠屏为代表的柔性显示技术。从1974年物理学家尼古拉斯·谢顿发明电子纸开始,柔性显示便早在折叠屏手机诞生的十几年前就得到了投入。曾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9-2022,柔性屏投资复合增长率将为21%,2022年全球柔性屏市场空间将达到511亿美元。

“始于手机,终于万物”的折叠进化或许正是如此。曾几何时,折叠屏还是以智能手机的定位推出,但是要知道,柔性显示的本质是屏幕技术的不断进步。因为自人类诞生第一块数字屏幕开始,人类就在追求更清晰的技术路线,真实还原人类双眼。然而无论画面多么“清晰”,被限定在“屏幕”上的信息,始终都是对人类视觉空间的窄化。

于是,才有了追求屏幕更大、显示更多信息、带来更多交互的折叠屏。而自2019年折叠屏元年的开启,随着产业链技术进步和市场用户的教育,折叠屏早已实现了从尝鲜阶段到主力机时代的跨越。机身的轻薄、屏幕的折痕以及可靠性都在以华为为首的折叠屏玩家创新带动下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

但是在解决所有用户使用痛点之外,折叠屏还能够如何勾勒下一个未来,成为了这个迈过5年高速增长的行业下一阶段的命题。它是否就是传闻中的三折叠屏?如果是,为什么偏偏是华为?

一、做别人想到但做不到的创新,为什么是华为?

三折叠屏作为移动终端的新物种,代表的是屏幕显示的衍变与融合。

从1983年摩托罗拉的大哥大,到1994年的IBM触控屏,再到2011年三星推出的5.3英寸Galaxy Note,再到2017年iPhone X引领的全面屏时代,再到2019年华为Mate X开启的大折叠时代,你会发现智能手机作为人类感官的延伸,在创造“非在场的临场感”功能上需要更大的屏幕,从而带来更有效率的感官交互。

与此同时,如果纵观PC和平板的变革,你会发现笔记本也在越做越轻薄。自2003年Intel开启轻薄革命,MacBook Air从乔布斯手中的信封中首次面世,再到2010年第一代iPad面世,2023年MatePad开启大屏与轻薄的双重迭代,满足移动办公多元需求的平板PC,需要变得更加轻薄便携,才能够占有用户的更多的场景和时间。

在一个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和影音娱乐场景愈发多元的数字时代,手机屏幕变得越来越大,而PC和平板却变得越来越薄。这是因为,大屏代表着一种生产力效率,能够同时显示和交互更多的信息。而要寻找一种能够便携的大屏,甚至对于用户而言能够单手持握,也就意味着要在大屏效率和移动便携之间寻找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过往以大折叠为代表的成熟手机形态足以预示,多元折叠或将成为开启移动终端显示革命的新开始。事实上,在过去MWC、CES等大型科技展会上,三折叠屏已经成为手机厂商秀肌肉的折叠技术。但是在如今这个折叠屏手机早已大步迈向主力机的时代,一味地画饼不再是市场开拓者顺应移动终端发展规律的关键。

正如余承东曾言,“华为就是要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或者别人想到但做不到的事,甚至不敢想的事”。而正是这种价值观造就了华为作为行业里最早投入三种折叠形态的手机厂商,拥有足够的技术底气拒绝“画饼”。如今,余承东在直播中透露即将面世的华为下一代折叠屏历经5年研发,更是让外界很难不猜测华为已经率先实现了全球首台三折叠屏从概念机到商用机的量产。

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是:为什么偏偏只能是华为?

首先是作为行业破局者的长期主义。历经5年研发的下一代折叠屏,意味着华为几乎在躬身入局折叠屏赛道的同时可能就开启了三折技术的研发布局。而在苹果的折叠iPhone已经多次延期至2026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还饱受经济周期影响的当下,华为的三折叠屏足以是一场极需战略眼光和长期主义的赌注。

因为相较于手机厂商的机海战术,科技创新其实是一个长周期的赛道。它需要多年不计成本的资源投入和目标坚守才能实现开花结果。而在宏观形势严峻以及外部制裁的背景之下,华为依旧不受外部周期的影响,在5年前做下三折叠屏的长远布局,来作为整个终端业务的高利润支撑。可以说,正是这种长期主义带来的实力反哺才造就了开垦三折的勇气。

其次是对于折叠屏技术的深耕积淀。要知道,华为是市场上少有的全力投入三种折叠形态的手机厂商。从2019年横空出世的首部Mate X开始,华为一直都在不同的折叠屏产品形态中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如今的折叠屏产品线已经覆盖横折内折、横折外折、竖折三种全形态。这种全方位的产品布局为华为带来了铰链、折叠屏幕、射频芯片以及软件生态上的成熟经验,从而使其构建出折叠屏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根据艾瑞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呈现出“一极多强”的竞争格局。而这“一极”便是以42%的市场份额占比实现领跑的华为。华为领跑占据半壁江山,特别在1万元以上超高端市场中占比达到了67%。或许全方位领跑的华为,才有足够的行业积淀去实现三折叠屏这种行业创新范式的跃迁。

艾瑞咨询在《2024年折叠屏手机市场与消费趋势研究报告》中指出:尽管当前的折叠屏手机仍然聚焦于高端商务人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赛道的天花板就是有限的。因为纵观其它消费电子品类的发展,都是从高端定位逐级传导,从单场景开始走向多场景联动。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不同终端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三折叠屏因其覆盖的更多场景和需求形成了一种全能无界化的未来终端。

换言之,如果华为成功推出三折叠屏,移动终端又将发起一场新的屏幕革命。一方面,以三折技术的成熟量产为标志,折叠屏领域将开辟一条新的竞争赛道。因为三折技术意味着平板PC和智能手机两大不同终端体验发生了历史性融合,一种新的“移动大屏”新物种应运而生,重新改写行业的创新路径。另一方面,三折也意味着折叠屏手机迎来了技术升维,生产力工作与娱乐场景被进一步集纳在一块可折叠的屏幕里,现代人类社会的数字生活又将迎来新的想象空间。

二、“万物皆显示”时代,华为三折或将开启移动终端的显示革命

如果说Apple Vision Pro作为虚拟现实设备叩开了空间计算的大门,特斯拉Model Y引领了汽车终端的智能化未来,那么或将问世的华为三折也将因其革命性的折叠形态,开启新一轮手机终端的显示革命。

十几年前,认为更大屏幕是愚蠢的乔布斯还曾表示,3.5英寸才是最完美的黄金尺寸。这一标准的定义是在单手操作时拇指可以碰到屏幕至少90%以上的区域。

但是随着人类接触的信息量以几何级指数增长,大屏手机不仅成为了时代的主流,还迎来了自己的全面屏时代。从3.5到4英寸,再到4.3、5、5.5、6.1甚至6.7英寸,再到目前出现屏幕最大的8英寸折叠屏手机,手机屏幕开始一步步突破人类的手持极限。事实上,随着屏幕尺寸越来越大,手机承载的功能价值也愈发重要。

尤其是在当下AI引领智能终端变革的爆发窗口,用户的需求和场景得到巨大的释放。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三折叠屏作为屏幕显示技术的一场革命,可以说是为人工智能的到来提前做好基础设施硬件层的铺垫。

从更加带有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到替代平板和电脑的影视娱乐内容;从满足生产力需求的表格、文档以及图片处理到全屋智能等电子设备的控制终端——与其说三折叠屏是电脑、平板与手机的多终端整合,倒不如认为三折叠屏开启了人类数字生活的集成化时代。通过一块可折叠、可便携的屏幕,来满足人类生活、工作等各种场景下的需求。

这种集成化的发展走向又将反过来奠定三折叠屏的超级终端地位。

对于消费电子行业而言,三折技术的成熟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创新锚点。正如iPhone之于苹果、model Y之于特斯拉那样,折叠屏产业链也将在终端需求的反哺下进一步走向完善,同时也带动更多的软件厂商加入,共同打造新的折叠屏生态。从这个层面来说,三折叠屏或将作为一个产业杠杆,能够撬动起整个生态创新的动力。

走过5年高速增长的折叠屏赛道,无论是成本还是技术都已趋向成熟。对于中国多数手机厂商而言,这可能是最容易实现对苹果弯道超车的细分赛道。因为在以苹果为代表的海外手机厂商牢牢占据全球高端手机市场领导地位多年之后,早已承担着更多创新责任的华为,如同5年前的折叠屏赛道一样,为行业开拓出下一个未来。

从双折叠到三折叠,再从三折叠到N折叠,随着更多元的折叠形态到来,华为已经率先开启了移动终端的革命。这种变革的未来性在于,人类生活方式与工作模式的变迁不再是围绕着手机或电脑等移动终端,而是回归一块随身携带的、重新得到创造的屏幕。当人类与信息交互的媒介载体实现了从言语到书籍再到屏幕的跨越,伴随着以5G和IoT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来的,还有一个“万物皆显示”的终端未来。

(文章来源36氪)

(来源:电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